该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内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问题。
| 河流 |
长度(km) |
多年平均径流量(亿m3) |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
| 甲 |
1090 |
226 |
61 |
| 乙 |
541 |
624 |
0.14 |
| 伊犁河 |
441 |
118 |
4.6 |
| 丙 |
3420 |
2709 |
0.16 |
甲、乙、丙三条河流依次是
| A.海河、黑龙江、闽江 | B.闽江、黑龙江、海河 |
| C.海河、闽江、黑龙江 | D.黑龙江、海河、闽江 |
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B.流域植被覆盖率高 |
| 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 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 |
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
|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
关于俄罗斯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形以乌拉尔山为界,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和山地 |
| B.是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 |
| C.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沙漠面积广大 |
| D.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不能自给 |
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
①冰川地貌广布②气候南北差异大,东西向无明显差异
③河网密布,水量充沛④人口密度自西向东锐减( )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读右图,回答3-5题:
造成该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水及海浪的侵蚀作用 | B.河流水的冲蚀作用 |
| C.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 | D.人类的活动 |
右图中B、C两地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人类的围海造田
C.气候变迁,河水减少 D.沙漠浸吞水面缩小A地农业特色与我国下列哪一地区相同()
| A.新疆的绿洲灌溉农业 | B.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
| C.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 | D.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农业 |
非洲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沙漠面积大 |
| B.地形单一,海岸线曲折 |
| C.赤道横贯中部,非洲大陆在气压带和风带中位置对称 |
| D.非洲原始自然环境保护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