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a2S、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课外活动小组按右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若用装置B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中除有少量水外,还应加入的试剂是,当①、②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导管断开一段时间后,看到B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测定当地石灰石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该课外活动小组取来一些矿石,并取稀盐酸200g,将其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其结果如下:
实验 |
第1份 |
第2份 |
第3份 |
第4份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质量/g |
1.54 |
3.08 |
4.4 |
m |
依据表中数据请分析计算:
(1)哪几项反应中盐酸有剩余。
(2)上表中m的数值是。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
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
80 |
75 |
70 |
66 |
62 |
58 |
58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右面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
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同一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 |
乙 |
丙 |
丁 |
|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
25 |
25 |
20 |
20 |
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g |
50 |
100 |
100 |
120 |
反应剩余固体质量/g |
21 |
17 |
12 |
12 |
反应掉固体的质量/g |
4 |
8 |
8 |
请分析上述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丙同学实验所用20g样品中有g的参加了反应;
(2)四位同学中,两位同学所取的硫酸溶液质量不足(填写“甲”、“乙”、“丙”或“丁”);
(3)计算混合物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4)计算硫酸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20g,向其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中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⑴___________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⑵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⑶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