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2是研究甲烷取代反应实验装置图,具体的实验方法是:
取一个100 mL的大量筒,先后收集20 mL CH4和80 mL Cl2,进行实验。

(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如上图1所示,请写出烧瓶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浓盐酸在反应中体现了
             性和                 性。
(2)下列常用的干燥剂中,不能干燥氯气的是            。            

A.浓硫酸 B.P2O5 C.无水氯化钙 D.碱石灰

(3)氯气是          色的有毒气体,实验中剩余的氯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请写出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4)若研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若将如图2所示装置放在强光下照射会有_________________(填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
(5)若量筒中的甲烷和氯气的量比较大,放在光亮的地方足够长的时间,下方水槽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简要的文字和方程式说明)。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探究AgNO3的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2)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状的Ag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设想】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ⅰ.Ag;ⅱ.Ag2O;ⅲ.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a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黑色固体不溶解
b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得出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______。

(1)已知甲同学通过测定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所取溶液体积均为l0mL):

其他条件不变时: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_______(填实验编号);若同时选择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测定混合液变浑浊的时问,可探究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S2O3溶液具有碱性的原因_______,实验操作①中测试时pH试纸的颜色应该接近 _______。

A.红色 B.深蓝色 C.黄色 D.绿色

上述流程中实验②、③的目的是为了探究Na2S2O3某种化学性质,你认为是探究了Na2S2O3的______性。

黄铜矿(CuFeS2)是炼钢和炼铜的主要原料.在高温下灼烧生成二氰化二铁和氧化铜。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米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两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2)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某同学认为原同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固体粉末未完全溶解,仍然有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写出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探究延伸】
(4)经过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小组欲利用该红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胆矾(CuSO4·5H2O)。经过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实验小组设汁如下实验方案:

①试剂1为.试剂2为. (填字母)

A.氯水 B.H2O2 C.NaOH D.CuO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
③操作II为

如图所示是在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l)在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E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 首先 ,然后微热A,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置B中盛放试剂是
(3)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稍后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答现象);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请写出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当C中固体全部变红色后,关闭弹簧夹1,慢慢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后,称量C中固体质量。若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6g,反应后称重固体质量减少2.4g。通过计算确定该固体产物的成分是(用化学式表示)。
(5)在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F中,很快发现装置F中产生白烟,同时发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
迅速产生倒吸的原因是

某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绿矾(FeSO4·7H2O)热分解的产物。
【实验前准备】
(1)理论分析小组成员从理论上分析,认为下列分解产物不可能的是
a.Fe2O3、SO3、H2Ob.Fe2O3、SO2、SO3、H2O
c.FeO、Fe2O3、SO2、SO3、H2O
(2)查阅资料常压下SO3熔点16.8℃,沸点44.6℃
【实验探究】
针对以上可能的组合猜想,该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3)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检查装置A与B气密性的操作为
②取一定量绿矾固体置于A中,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
双通管。
③观察到A 中固体逐渐变红棕色,B中试管收集到无色液体,C中溶液褪色。
④待A中反应完全并冷却至室温后,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硫酸溶解,取
少量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⑤往B装置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
( 4)实验结果分析
结论1:B中收集到的液体是
结论2:C中溶液褪色,可推知产物中有
结论3:综合分析上述实验③和④可推知固体产物一定有Fe2O3
【实验反思】
(5)请指出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的明显不足:
(6)分解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少量FeO,取上述实验④中盐酸溶解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选用一种试剂鉴别,该试剂最合适的是
a.氯水和KSCN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 H2O2 d. NaOH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