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老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 )
A.表明张伯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B.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
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激化 |
D.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坚持绥靖政策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 B.提高了生产效率 |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D.破坏了国民经济 |
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历史事件有: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土地改革 |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观察右面的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
西方学者约翰·尤·内夫曾说:“我们发觉……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下列诗词中,与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形处于相同时期的是
A.蒸汽机车直冒烟,穿梭原野百余年 | B.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 |
C.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 | D.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
老舍的著名话剧《花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项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实业救国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