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很可能
A.那个变异性状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
B.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 |
C.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 |
D.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体 |
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下列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是
A.A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同源染色体不具有下列哪项特征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
B.在四分体期共用一个着丝点 |
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
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F2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依次是
A.18、6、1/32 |
B.27、8、1/32 |
C.27、8、1/64 |
D.18、6、1/64 |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 1 |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某同学在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探究实验中,设计了如下方案:①设置两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②两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质地、衣物量、污染物的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为相同;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对照实验设置不合理 |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
C.没有自变量 |
D.因变量描述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