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
| 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
|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
|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
有关右图装置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
| B.溶液中发生了变化:4Fe(OH)2+O2+2H2O=4Fe(OH)3 |
| C.Fe为正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 |
| D.NaOH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
|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
|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
| 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
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容量达氢镍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电一次。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
2CO32-+6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
| C.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8OH--6e-===CO32-+6H2O |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
|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
|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
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
|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