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mol/(L·s) ②v(B)=0.6 mol/(L·s) ③v(C)=0.4 mol/(L·s)④v(D)=0.45 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为了配制NH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①适量NH4NO3;②适量NaCl;③适量氨水;④适量NaOH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 |
B.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CO32-、NO3-、Al3+ |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
D.pH为1的溶液:Cu2+、Na+、Mg2+、NO3-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L(s)+aG(g)bR(g),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其中压强p1<p2,由此可判断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a>b |
C.G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D.增大压强,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 |
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杂质 |
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
将标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 1mol/L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Na+)等于c(CO32-)与c(HCO3-)之和 | B.c(HCO3-) 等于c(CO32-) |
C.c(HCO3-) 略大于c(CO32-) | D.c(HCO3-) 略小于c(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