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500N的箱子匀速提升5m,动滑轮的质量为8kg,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4)若工人师傅提升箱子的过程用了20s,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进行甲、乙、丙三次实验:
(1)为了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红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
(2)由图甲和图乙两个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 有关;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如图丙所示,小红竖直向下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你认为此结论 (选填“正确”或“错误” ,原因是 。
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时,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实验时,当看到水中大量气泡 ,这就说明水沸腾了;
(2)小雯在水温升高到 时开始计时,每隔 记录1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98 |
98 |
98 |
98 |
当加热到 时,温度计示数如右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
(3)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加热,但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2)当蜡烛距离凸透镜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保持透镜的位置,同时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3)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变小了
(4)该同学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小希在测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电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实验时,小希按电路图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大,电流表无示数,其可能的原因是: 。排除故障后,小希通过实验测量了多组实验数据并画出了 图象,如图乙所示。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
(3)选取图象中的三组数据,通过计算后发现电阻值相差较大,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小希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一些物体的动能 |
|
行走的牛 |
约 |
跑百米的运动员 |
约 |
飞行的步枪子弹 |
约 |
(1)本实验运用了物理研究方法中的转换法:用 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2)小希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质量和速度都是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得出实验结论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对物体动能的影响一样大吗?小希查阅了相关资料,收集了一些物体的动能(如表所示),结合生活经验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在“质量”和“速度”这两个因素中,对物体动能影响较大的是 。
(3)如图2为某段道路的标志牌,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
①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 。
②对不同车型限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 。
(4)用如图1中的使用装置和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必须增加的器材是 (请从以下三个选项中选择)。
.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
.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
.质量不同的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