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
I |
II |
III |
IV |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试管III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II不同
C.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D.试管IV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II开始下降
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
|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
| C.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
|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
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
|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切出的DNA片段不能相互连接 |
| C.该DNA分子中a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有3个 |
| D.仅用b酶切割该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 |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接种前将胡萝卜用解剖刀在无菌培养皿中切成薄片后,选取的部位和大小最好是
| A.具有木质部的部分,约为1 cm2 | B.具有韧皮部的部分,约为1 cm2 |
| C.具有形成层的部分,约为1 cm2 | D.具有髓的部分,约为1 cm2 |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
| A.动物细胞融合 | B.单克隆抗体 |
| C.胚胎移植 | D.动物细胞培养 |
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 A.消毒灭菌 | B.适宜的温度 |
| C.充足的光照 |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