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的集聚和分散的正确说法是( )
A.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因而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集聚 |
B.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叫工业地域 |
C.钢铁、石油、汽车等工业由于产值高,因而能形成“钢铁城”“石油城”“汽车城” |
D.钢铁工业一定指向铁矿区位 |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转移是很自然的态势。据此回答7、8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工”。这主要是因为
八.劳动力成本的变化B.市场需求的变化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变化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紧邻长江的官{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
A.劳动力成本低 | B.土地资源廉价 |
C.电力资源丰富 | D.交通运输便捷 |
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
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
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
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 |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一3题。
图5一19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软件制造 | B.玩具制造 | C.汽车工业 | D.石化工业 |
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 B.技术 | C.交通运输 | D.劳动力价格 |
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A.转移污染物 |
B.寻求企业发展最优区位 |
C.扩大企业影响力 |
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
读2001一200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回答2、3题。
图5一12有关于2001一2005年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2004一2005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②2004一2005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③总体上天然气生产量增速较快
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有关于2001一2005年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始终供大于求 |
B.始终供不应求 |
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 |
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 |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路线剖面图,回答4一6题。
图5一13图中①、③所在的大运河河段南下运输的主要货物是
A.稻谷 | B.铁矿石 | C.石油 | D.煤炭 |
此工程完成后,如不合理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次生盐渍化 | B.海水人侵 |
C.水旱灾害加剧 | D.水土流失加重 |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最大的优点是
①节省建设投资
②充分利用地势条件自流
③充分利用三峡水库
④沿途城市、人口密集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