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2003年开始通航发电,预计2009年全部竣工。到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时,库区移民人口将突破113万。根据材料完成问题。影响库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原因 | B.交通发展 | C.国家政策 | D.文化传统 |
对库区人口迁移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
B.由农村向城镇迁移 |
C.由城镇向城市迁移 |
D.由农村向农村迁移 |
这种人口频繁地迁移现象,在我国最早开始于( )
A.秦汉时期 | B.“安史之乱”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期 |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回答下列各题。关于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过程称为工业化 | B.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
C.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减少 | D.此过程中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关于图示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城市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
B.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质量下降 |
C.城市工业废渣有利于改善城市土地质量 |
D.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
2011年春节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民工荒。据分析,此次民工荒主要是源于近年来沿海向内地的大规模产业转移。与该次转移的产业主要特点相符的是图中
A.甲 | B.乙 | C.丙 | D.都不是 |
关于“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产业革命时期 |
B.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口的负增长 |
C.“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往往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
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其区别于其他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
我国古代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 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D.形成城市带 |
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
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 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