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
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
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
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
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机遇。对于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
是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
|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
|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 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 |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
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是
| A.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 B.苏联经济发展缓慢 |
|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 D.苏联改革成效不大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包括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C.“一边倒” | D.“不结盟” |
新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并运用“求同存异”方针解决国际争端的是
| A.万隆会议 | B.日内瓦会议 |
|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D.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铁幕演说发表 | B.杜鲁门主义提出 |
| C.马歇尔计划提出 | D.北约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