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问题。
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 B.乙—丙—甲 | 
| C.丙—甲—乙 | D.甲—丙—乙 | 
图中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 B.水分 | C.坡向 | D.地形 | 
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 B.海拔高度低 | 
| C.处于阴坡 | D.处于背风坡 |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统计图,回答3~4题。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初衷是 ()
| A.鼓励生育 | 
|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 
| C.以税养老 | 
|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 
201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搞好人口普查,是了解国情、制定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图是吉林省某市前几次人口调查资料,读图,回答1~2题。
结合图中数据,对该市1964~1982年间的人口增长判断正确的是 ()
| A.属于原始型 | 
| B.属于传统型 | 
| C.属于现代型 | 
| D.与同时期的欧洲是一种模式 |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
| A.大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 
| C.0~14岁人口不断减少 | 
| D.1990年该市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应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回答29-30题
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 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 
|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 
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变暖 | B.地壳抬升 | C.降水增多 | D.人类开垦 |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供应了国际市场97%的需求。读图,回答27—28题。
有关甲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从单纯的采掘矿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矿产品加工贸易区 | 
| B.应大力发展光学、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产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 
| C.应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开采,以满足国际需求 | 
| D.大力发展工矿区旅游,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稀土、水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 
| B.丙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 
| C.乙地区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 
| D.丙地河段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水质不好,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 
该图表示的是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①、②、③分别与黑龙江、山西、新疆其中之一对应。读图回答25—26题
①省(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B.木材超采严重 | 
| C.土地荒漠化 | D.草场退化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对③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 
| B.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 
| C.减轻了当地的环境污染 | 
| D.加重了土地的荒漠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