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第问题。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
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 | B.天山山脉 |
C.祁连山脉 | D.昆仑山脉 |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5—6题。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900 < R < 3000 |
B.3400 < R < 3500 |
C.3900 < R < 4000 |
D.4400 < R < 4500 |
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 B.纬度位置 |
C.地形地势 | D.西南季风 |
当甲地(40°N,30°E)为6月8日6时整时,一艘轮船正航行于太平洋上,又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A.6月9日15时50分 | B.6月8日15时50分 |
C.6月9日16时10分 | D.6月8日16时10分 |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乙 | B.乙、丙 | C.甲、丁 | D.丙、丁 |
在30°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A. 23.5° | B. 30° | C. 47° | D. 60° |
下图表示110°E上O地的树影变化,F1表示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17时的树影,OF2与OF1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此日的昼长是10小时 |
B.树影从F1到F2先变长后变短 |
C.当树影朝向N时,北京时间是11时20分 |
D.该地此日的日出方向是东偏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