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某大城市交通委员会进行了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调查表明: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比2000年增长了16.25%。阅读资料和图回答问题。
该城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
| A.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
| B.小汽车已成为出行的首选 |
| C.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
| D.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 |
该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
| A.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 B.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 |
| C.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 D.中心商业区地位下降 |
读图“ 太平洋部分海域等深线示意图”(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为海沟,岩石年龄最老 | B.B为海岭,岩石年龄最新 |
| C.C属于太平洋板块 | D.D属于美洲板块 |
读某理想大陆图(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假若黄赤交角为0°时,图中甲、乙两种气候类型中不存在的是甲 |
| B.M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月平均气温大于0℃ |
| C.乙区域同属一种气候类型,但x、y降水有差异,降水较多的地点是x |
| D.M岛屿冬季降水总量较夏季降水总量多 |
读“2012年11月20日10时(北京时间)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均为偏西风 |
| B.甲地风速大于乙地 |
| C.甲地位于冷锋锋前,多阴雨天气 |
| D.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天气炎热干燥 |
某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照多年统计资料发现,甲地降水量多集中在冬季,而乙地降水量却集中在夏季。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形 ②盛行风③纬度 ④洋流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区域可能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M地气温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27°C地形地势 | B.25°C海陆位置 |
| C.27°C海陆位置 | D.25°C地形地势 |
下图甲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乙示意图甲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 |
|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
|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
| D.高空统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
若图甲为某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不考虑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为城区 |
| B.乙处可能为郊区 |
| C.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建在离市中心12千米处 |
| D.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宜建在离市中心16千米至20千米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