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3月我国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两屏三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国家其他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材料2:图11(其中阴影部分为“两屏三带”)。
(1)简析图11中甲地植被破坏后产生的主要危害。
(2)图11中乙地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地跨横断山区,其生态作用十分重要,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丁。M、P、Q中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处,理由是。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中部地区的某城市功能区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BD表示哪一种功能区,请说出其空间分布特点及主要职能。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图中住宅区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还缺少一种功能区,请写出其名称并简要说明其地理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6月3日下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高峰论坛以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 作框架协议》为首届峰会划上圆满句号,宣告这一区域合作正式启动。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 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占1/3,经济总量占1/3。“泛珠三角”横跨东、中、西三个经济地 带,区域合作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营造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
图1 我国年平均降水pH分布图
图2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
(1)图1反映“泛珠三角”地区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这种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A、B、C三地中位于本区域的有 _______________,B区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广东省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该 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该地农民利用水患严重的低洼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创造出一种独有的农业生态模式 _______________。
(3)区域内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至2002年底,广东已累计接收西南电力523亿千瓦时,已支付西电电费约149亿元。西电东送对西南地区的最大意义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广东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推动型就要向技术推动型转变,而长三角本身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这时恰 好表现出来。另外,长三角土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是珠三角的两倍。而珠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由于受到南岭阻隔,经济腹地狭小, 珠三角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
从市场角度来说,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苏南地区以及浙东北地区,共15个城市,而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在内共计14个县、市,从几方面数字看,两者都相差一倍以上。
与此相对比,珠江三角洲无论在城镇的规划质量、布局的合理性,还是在城市功能的发育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出过分依赖“香港因素”的特点,市场的辐射性也不如“长三角”。
可以肯定,曾因改革开放先行一步而成为沿海明珠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面临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咄咄逼人的竞争。
(1)联系教材,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
(2)分析材料说明目前珠江三角洲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3)为了使工业化和城市化更好地发展,同时面临长江三角洲的竞争,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方向。
下表是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k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1)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