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3月我国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两屏三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国家其他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材料2:图11(其中阴影部分为“两屏三带”)。

(1)简析图11中甲地植被破坏后产生的主要危害。
(2)图11中乙地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地跨横断山区,其生态作用十分重要,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日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分布图,150N纬线与弧BAC垂直相交于A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2)这一天B地的昼长为
(3)D地附近属于气候,该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4)对该图的判断错误的是()
A、A为太阳直射点
B、最大圆圈为晨昏线
C、B、C两地经度相同
D、该图表示昼半球
(5)当E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B、由波斯湾驶向马六甲海峡的船舶顺风顺水
C、巴西高原一片葱绿
D、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汛期

该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
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3) 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
较小的原因。
(4)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3分

读某区域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地一月和七月的盛行风向:一月为     风,七月为     风。
(2)c地一月和七月的降水量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3)说明e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f、g两地同处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但是其所处的气候类型却不同。请说明f、g
两地的气候类型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问题。(12分)

(1)图中A是   (河流),B是    (海洋)。(2分)
(2)A河流从源头到河口依次可以看到两岸有哪些自然带?该变化主要反映了自然带的何种
分异规律?(4分)
(3)1970年,A河上耸起一座高坝,从此结束了下游地区定期泛滥的历史。自从大坝修成之
后,下游地区两岸农业生产条件受到了哪些影响?(4分)
(4)试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B海域形成的原因,并预测其面积变化趋势。(2分)

图19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m)。图20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利用等高线数值,说出旱地和林地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
(3)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20,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                                             
理由是              
(4)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