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
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
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
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
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机遇。对于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
是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
|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
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
|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
|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
| D.确立了“联俄”政策 |
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
| A.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 |
| 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
| C.革命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
| D.必须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
| A.民族主义思想 | B.民权主义思想 |
| C.民生主义思想 | D.实业救国思想 |
下图是“孙中山国际基金会”活动场景。“孙中山国际基金会”章程明确规定基金会活动的目标是建立慈善机构,帮助世界上贫困受灾民众,鼓励青年就学,成立中山奖赏金、中山大学,兴建老人院、孤儿院、游民收容所等,照顾贫困地区的同胞。这说明( )
| A.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 B.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主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 C.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 D.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面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
| B.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 C.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 |
| D.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