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李锐的回忆录书《庐山会议实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人民公社 | B.大跃进 |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D.一五计划 |
“给它所设想的受益者——被它界定为弱者、贫穷者和不幸者的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它削弱了个人的进取和自立精神,并且在我们这个自由社会的基础之下酝酿出某种一触即发的怨恨。”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批判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
B.加强国家干预,健全福利制度 |
C.同情各种弱者,加强社会救济 |
D.反对福利国家,主张市场自由 |
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请根据所提供内容判断,以下对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和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
②条约规定: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A.增强了欧洲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政治意愿和自信心 |
B.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发展 |
C.其经济目标是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 |
D.其政治目标是扩大欧洲的影响,实现共同的防务,取代联合国 |
多极化发展趋势中的哪一“极”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评价最恰当()
A.中国 | B.日本 | C.欧盟 | D.俄罗斯 |
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苏联购买的机器占到当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苏联购买英国的机器占到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 90%,苏联购买的机器占到当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50%。这主要说明()
A.苏联利用西方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发展工业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 |
C.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
D.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互相帮助 |
据《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变动如下:1780年为100;1812年~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造成英国国内棉布市场饱和 |
B.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C.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
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