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
| A.“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
|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
|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人信息时代 |
| D.“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
|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法 | B.道、儒、法 |
| C.法、儒、道 | D.道、法、儒 |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
|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
|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
|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
|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煤钢联营 |
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在1932年出版的《国际事务慨览》首页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伟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于( )
| A.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 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 |
| C.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 |
贝尔纳认为:“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总是当时的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的是( )
| A.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
| B.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 |
| C.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 |
| D.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