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混合物 |
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苯(苯酚) |
溴水 |
过滤 |
B |
甲烷(甲醛) |
银氨溶液 |
洗气 |
C |
乙酸乙酯(乙酸) |
NaOH溶液 |
蒸馏 |
D |
淀粉(氯化钠) |
蒸馏水 |
渗析 |
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 |
B.砒霜是砷的氧化物,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价砷 |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
D.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酸性氧化物:SO2、NO、CO2、SiO2
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均为电解质
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A.①和③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②和⑤ |
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 |
![]() |
![]() |
![]() |
A.锌锰电池 |
B.氢燃料电池 |
C.铅蓄电池 |
D.镍镉电池[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 mol·L-1 H2SO4溶液 |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 |
溶液中NO3-被 Fe2+还原为NO2 |
B |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
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 |
红色加深 |
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
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冷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Z<T<X |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 <T<Q |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