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中心部位进行着氢原子变为氦原子的核聚变反应。每秒钟约有6亿吨氢变成氦。该过程中原子质量的一部分(约7%)变成能量,于是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原子变成He原子属于化学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 |
B.He原子半径大于H半径 |
C.在一定条件下质量可转变成能量 |
D.在遥远的将来(约50亿年后)太阳会“烧尽” |
某课外小组欲测定过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准确称量a克样品,下列后续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隔绝空气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m1g |
B.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并蒸干,称量剩余固体质量m2g |
C.与足量水反应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V1L干燥气体 |
D.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V2L干燥气体 |
物质的量为0.20 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A.6.4g | B.8.0g | C.8.4g | D.9.2g |
α,β,γ和δ四种生育三烯酚是构成维生素E的主要物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α和δ两种生育三烯酚互为同系物,β和γ两种生育三烯酚互为同分异构体 |
B.四种生育三烯酚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C.四种生育三烯酚的结构中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
D.1molα生育三烯酚最多可消耗6molH2 |
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0 mol/L盐酸和20.00 mL 0.1000 mol/L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c(A—)
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D.当0mL< V(NaOH)<20.00mL时,对应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c(A-)>c(Na+)>c(H+)>c(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与N连接时,X为硫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 |
B.K与N连接时,X为氯化钠,石墨电极反应:2H++2e—=H2↑ |
C.K与M连接时,X为硫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 |
D.K与M连接时,X为氯化钠,石墨电极反应:4OH—-4e—=2H2O+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