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
| 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
| 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
生病、车祸、失业等不可预测事件往往会使一个家庭的经济生活陷入困境。下列选项中能够帮助家庭抵御上述风险的是()
①健全的金融体系
②有序的企业竞争环境
③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④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③ | D. | ③④ |
某"80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
| A. | 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 B. | 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
| C. | 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 D. | 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 |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③ | D. | ②④ |
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说明
|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
| 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之所以在各种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因为
①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②在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占较大比重
③按劳分配是最好的一种分配方式 ④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