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胡锦涛早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就呼吁建立“和谐世界”,并宣布了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五项重要承诺。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立“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表现在
有利于
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④消除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④ |
五项承诺中指出:中国将在3年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相关
援助,为其提供包括防疟疾特效药在内的药物;帮助他们建立和改善医疗设施、培训医
疗人员;培训培养3万名各类人才。这一承诺直接体现出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B.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C.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
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征 | B.认识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
C.实践是改造人的活动 | D.实践是有意识的的活动 |
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应该这样表述
A.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反作用于意识 |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恩格斯把人类意识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提出“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成丰硕的果实,并积累下来”。回答以下2题:“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这是因为
A.意识能够决定物质活动 | B.人类思维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C.人能够驾驭规律,战胜自然 | D.意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成丰硕的果实”是指
A.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B.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C.意识活动能够调节人的生理状态 | D.意识活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依赖于物质 |
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 |
B.人不能服从自然,而是要改造自然 |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 |
D.人不仅要尊重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诡辩家欧布里德对前来讨债的人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去向过去的我讨债吧!”这一观点
A.错误。因为他否认了相对静止 |
B.错误。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
C.正确。因为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D.正确。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