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为引导广大网民关注网络对缔造美好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营造论坛(社区)以生活类主题信息为主的氛围,努力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浙江省Y市开展了“网络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活动,可以电子版形式进行投稿,一人可同时选送多类、多幅作品参赛。
材料二 参赛作品要求——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网民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友善的文明上网行为习惯;体现对网络不文明行为、不健康习惯的鞭挞,揭露网上陋习带来的危害,引导网民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从文化对人的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浙江省Y市开展“网络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活动的必要性。
结合材料二,简述怎样才能实现“网络让生活更美好”?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共2987名。第一次会议于2008年3月5日上午开幕。会议先后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审查并通过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决定了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以及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人员的人选。同时大会共收到代表们针对医疗、住房、教育、安全、环保、 “三农”等问题的数千件议案和批评建议。
(1)材料怎样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权力?
(2)全国人大代表拥有哪些职权?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2009年9月20日,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揭晓,共选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就业奉献模范”和“敬老爱亲模范”50多人。这次评选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对于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对我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何启示?
今年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20周年。20年来,亚太经合组织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机制,推动了地区经济合作,提升了亚太大家庭意识;尊重本地区多样性突出、经济社会阶段不同的现实,以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方式开辟了区域合作新途径;通过单边和集体行动计划相结合的方式,为推进本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行了有益探索;不断创新经济技术合作方式,为缩小成员间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据材料说明APEC方式是什么?并概括说明这一区域经济组织的作用。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着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行业垄断、地区封锁,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等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应怎样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发了对低碳经济的热议。海南省某校高三(1)班师生以“低碳经济”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同学们从报纸、网络上获悉: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从开始到结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直针锋相对,壁垒分明。发达国家无视历史责任,无视人均排放和各国发展水平,竟要求近几十年才开始工业化、还有大量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还要求其减排行动接受国际监督。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最终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原因。
同学们还从网上调查,大家发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后,“今天,你‘低碳’了吗?”成为现在的流行语。不少城市悄然兴起“低碳族”:在生活上注意节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号召“大家记录自己的‘减碳日记’,有意识去影响周围人”,从而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2)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践行低碳生活?
经济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