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某地农业布局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 B.种植园农业 |
| C.大牧场放牧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该地农业生产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
| B.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
| C.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
|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区域是我国冬季最寒冷的地方 |
| B.①和④两区域是以800mm等降水量线划分的 |
| C.①和②之间的界线与1月份0°C等温线基本吻合 |
| D.④属非季风区,是冬夏季风都无法到达的区域 |
有关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的区域差异,主要由降水南多北少所致 |
| B.④区域内部的景观差异表现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
| C.④区域内部的差异是由热量东多西少引起的 |
| D.③为青藏高寒区,太阳辐射弱 |
下列传统民居的分布地区及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
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
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 A.②④ | B.①④ |
| C.①② | D.②③ |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这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加剧 | B.黄赤交角增大 |
| C.太阳辐射增强 | D.全球气候变暖 |
以上现象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高纬地区作物减产,低纬作物增产 | B.全球水量增多,水资源丰富 |
| C.热带沙漠气候区会变得湿润 | D.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
读“1983~2003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983~2003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 B.逐年上升 |
| C.升高约2.1℃ | D.波动上升 |
为减缓气候变化,人类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A.加强对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 |
| B.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对太阳能、核电、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
| C.加快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 D.禁止使用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 |
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 A.三圈环流 | B.大气环流 |
| C.热力环流 | D.季风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