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很容易入人肺进入血液。PM2.5今年成为广东空气污染指数重要标准。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颗粒物如有硅尘入肺可能会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 |
| B.过敏病人在PM2.5超标的空气中会发病,是因为该颗粒中有相关的过敏原 |
| C.PM2.5的颗粒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成酸性 |
| D.PM2.5含量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
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减小容器上方气体压强的作用是减小叶片内空气密度,从而增大叶片密度
②减小容器上方气体压强的作用是减小叶片所受的重力
③给容器内注入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足量CO2
④给容器内注入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叶片内的叶绿素遭受破坏
⑤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⑥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⑤ | D.①③⑥ |
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发现叶肉内五碳化合物含量明显升高。改变的条件最可能是()
| A.停止光照 | 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
| C.升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 D.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
用大豆新鲜绿叶进行如下图装置的实验,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的气体成分,最可能发现()
| A.O2量多于B处 | B.O2量与B处相等 |
| C.无CO2和O2 | D.CO2量多于B处 |
如图所示,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 A.①②和①③ | B.②③和①② | C.②④和①③ | D.②③和③④ |
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绿叶色素的提取液进行层析,随着层析液从滤纸的中央向四周扩散,形成四个色素环带,排在最里圈的色素是()
| A.橙黄色 | B.黄绿色 | C.蓝绿色 | D.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