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原子核中有几个中子
B.根据密度数据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每种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D.根据“各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设计通过蒸发、结晶把混合溶液中某些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C O C O 2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 M n O 2 粉末( K C 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F e S O 4 溶液( C u S O 4 )--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 N a 2 S O 4 溶液( N a C l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固体物质 R 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B. t 1 时,物质R在水中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 2 g
C. t 2 时物质R在水中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 ,有晶体析出
D. 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比较,前者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涤纶面料与羊毛面料
取样后,分别灼烧,闻气味
B 检验废水中是否含有 S O 4 2 -
取样后,滴加 B a C l 2 溶液
C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加热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后,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C a ( O H ) 2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 N a O H 溶液中通入 C O 2 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 C a ( O H ) 2 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 N a O H 溶液中加入 C u S O 4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3 S O 2 M 2 + C O 2 C u + 2 S O 4 O 2 - H 2 O 2

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D.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