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点表示在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
B.20℃时,分别在5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加热到40℃时,二者均为饱和溶液 |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
D.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析出固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
下面属于同一种物质的一组是
A.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盐酸、硝酸 | B.石灰石、消石灰、生石灰 |
C.碳酸钠、纯碱、小苏打 | D.烧碱、火碱、苛性钠 |
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
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
C.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
D.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
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
A.钢铁在空气中生锈 | B.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
C.烧碱固体在空气中潮解、变质 | D.碳酸氢铵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 |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 | B.KCl | C.Ca(H2PO4)2 | D.KNO3 |
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隔 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A.SO2 | B.NO2 | C.N2, | D.N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