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碘食盐中的“碘”通常是指碘单质 |
B.pH=0的溶液呈中性 |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
D.农业常用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改良酸性土壤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铁钉B.
过滤
C.称取NaClD.
测溶液pH
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B.司马光砸缸C.刻舟求剑D.铁杵磨成针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CO2(H2O) |
通入生石灰 |
B |
H2(CO) |
通入灼热氧化铜 |
C |
NaCl溶液(NaOH) |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
D |
KNO3固体(NaCl) |
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烘干 |
A.AB.BC.CD.D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C.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O”表示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丙可能是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