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为人工种子生产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③过程的相关操作,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①②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2中,包埋形成人工种子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__________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后,加入胚状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刚生产的人工种子需要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使人工种子__________。
(4)若用图2的方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海藻酸钠的浓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若浓度过低,则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评价该实验结果主要是观察凝胶珠的__________。
(5)制各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促使其释放,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
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
);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下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
段呈型增长。据图推测,
最可能是在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
体内的途径。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间下表。
叶片 |
发育情况 |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素含量 |
气孔相对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 |
A |
新叶展开前 |
19 |
- |
- |
-2.8 |
B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C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D |
新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注:"____"表示未测数据.
(1)
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②,导致。
(2)将
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
的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
的叶肉细胞中,
含量将。
(3)与
相比,
合成生长素的能力;与
相比,
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
(4)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片面积逐渐增大,是的结果;
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是。
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应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
(3)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之前,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_灭菌的方法,还可用________方法进行接种。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僵菌高孢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之一,应用于多种林木和农作物害虫的防治。白僵菌分生孢子附着在寄主表皮、气孔或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生出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等溶解昆虫的表皮,通过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养分,产生各种毒素,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离白僵菌菌种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在配制白僵菌培养基时常加入蔗糖、硫酸铵、硝酸钾等成分,蔗糖属于________营养物质。
(2)白僵菌纯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分离与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接种工具都要进行________处理,利用高温可以使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变性。
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图甲)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图乙是图甲中的色素分离结果,图丙是在图甲④结构中进行的生化反应,①~④分别代表图甲叶绿体的结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叶绿体的结构,①~④中具有膜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构成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吸收光能的结构是[ ]________,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图乙色素的分离结果,1、2、3、4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丙需要图甲②结构提供的物质________还原三碳化合物生成五碳化合物和(CH2O)。
(5)若图丙中的CO2供应突然降低,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将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