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为人工种子生产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③过程的相关操作,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①②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2中,包埋形成人工种子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__________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后,加入胚状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刚生产的人工种子需要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使人工种子__________。
(4)若用图2的方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海藻酸钠的浓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若浓度过低,则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评价该实验结果主要是观察凝胶珠的__________。
(5)制各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f均为气体物质。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可表示氧气的是 ▲(填字母)。
(2)b参与光合作用的 ▲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
(3)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4)若用14C标记CO2,则光合作用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是 ▲。
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 ▲、 ▲、 ▲。
(2)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3)图二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 ▲。
如下图所示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政策。
(3)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________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________所示。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4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_只。
(2)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
(3)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草原进行了一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图一表示一个鼠群引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二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一中的CD段表示鼠群数量不再增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灭鼠时如果仅使老鼠数量降至B点,可能效果适得其反,所以灭鼠的同时还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二的研究结果给我们的提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________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______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此曲线方式增长。
(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________的影响。在与其他种群关系之间受限制的因素如被________和进行________等。因此,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点为止,此时种群增长率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