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我是紫红色的固体 | B.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 | C.我会生锈 | D.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目的 |
鉴别NaOH和CaCO3 |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
除去CaO中的CaCO3 |
方案1 |
加水溶解,看是否溶解、放热 |
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
点燃 |
加适量稀盐酸 |
方案2 |
加入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
加适量稀盐酸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加水溶解,过滤 |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2+、 H+、NO3—、CO32— | B.H+、K+、Na+、SO42— |
C.Fe2+、NH4+、OH—、SO42— | D.Fe3+、K+、H+、Cl— |
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
C.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
B.“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
C.“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
D.“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
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则1735Cl和1737Cl
A.属于同种元素 |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
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 | D.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