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7年3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并于2007年10月1日实行。我国物权法起草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年通过已有13年之久。这期间,全国人大常委进行了7次审议,召开了100多次座谈会,并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从机关单位到普通百姓,从公司企业到法律专家,社会各界为进一步完善物权法草案积极建言献策,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意见11543件。
物权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与活动原则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新《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新《劳动合同法》具体实施前,许多企业却针对那些工龄将到10年的员工发出了“裁员令”。
注: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1)分析实行最低工资制对劳动者的意义。(12分)
(2)如果企业不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8分)
(3)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裁员”行为的是与非。(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牌国有企业哈尔滨水泥厂生产的“天鹅”牌水泥在东北市场上家喻户晓,但自2010年以来,煤、电、油、运等生产成本上涨,全行业大面积亏损;恰在此期间,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为起点,全国水泥企业扩能改造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哈尔滨水泥厂因满足于现状而不思技术革新,好日子戛然而止:年利润锐减并出现巨额亏损,流动资金枯竭,职工工资停发,一些职工被迫待岗。
材料二 国有控股公司——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所拥有的4条先进的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熟料生产线和年产60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迫切需要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真正的“东北王”。他们果断决策,出资1.538亿元将哈尔滨水泥厂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其性质为国有参股——亚泰以购得的全部净资产出资,持99%股权,当地政府保留1%股权,不参与其分红及管理,只对职工安置具有一票否决权。
(1)吉林亚泰股份有限公司对哈尔滨水泥厂的收购属于何种类型的企业改制?这种改制有哪些积极意义?(10分)
(2)比较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企业怎样才能做到持久的成功经营。(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市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中,在引进项目的时候,一直坚持拒绝引进落后产能与重污染企业,同时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高新产业等举措,从而取得了十分骄人的经济成绩。
材料二 下表为A市2008—2010年能耗与排放状况。
2008年与2007年同比 |
2008—2010年累计 |
|
单位GDP消耗 |
下降4.59% |
下降10.08% |
化学需氧量 |
减少4.42% |
减少6.61% |
二氧化碳排放量 |
减少5.95% |
减少8.95% |
注:该市2008—2010年GDP同比增长9%~12%。
(1)结合材料一说明,A市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哪些要求。(16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对A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作出简要评价。(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注:目前,国际上被认可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地区GDP总量的标志性比例为70%。
材料二 下表为2011年上半年我国“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
最终消费 |
47.5% |
资本形成总额 |
53.2% |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 |
-0.7% |
注:在正常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应该在60%以上,不少发达国家在70%左右。
材料三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国各地、各部门掀起学习热潮。某省在学习中强调:深入贯彻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就要着力推动三大需求协同增长,提升“861”行动计划,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拓展消费需求……同时要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1)请分析材料一、材料二蕴含的经济信息。(10分)
(2)请你针对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说明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概括该省是怎样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8分)
2011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的日子。10年风雨10年跨越,辉煌成就令人鼓舞,深刻启示弥足珍贵。
材料一 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4.4%,是世界第六大出口国;此后的10年间,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以年均18.3%和17.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8.9%和9.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超过世界贸易总量的10%,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贸易国。
材料二 入世10年中国经济总量的变化。
年份 |
人均GDP |
GDP总量 |
||
2001年 |
800多美元 |
11万亿元 人民币 |
世界第六 |
年均增长 超过10% |
2010年 |
4000多美元 |
近40万亿 元人民币 |
世界第二 |
材料三 据2010年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对中国经济进行量化分析:10年来,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近50%,2010年已达到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当地员工接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20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1)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10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入世10年辉煌成就给我们的启示。(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