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
供选项 |
a |
b |
c |
A |
生物大分子 |
细胞 |
组织 |
B |
个体 |
种群 |
群落 |
C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D |
组织 |
系统 |
器官 |
动物性食品中的某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禽流感H5N1和大肠杆菌O-157,是在现代畜牧业中滥用抗生素条件下抗药性提高而产生的新的致病菌系。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致病菌抗药性增强的原成因是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越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的变异越快 |
B.长期使用抗生素是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过程,结果导致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
C.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能诱导病菌分解抗生素的基因大量表达 |
D.抗药性强的病菌所繁殖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
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小鼠种群经X、Y、Z环节后,产生了新的物种,下列关于新物种形成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经过X、Y、Z过程后,小鼠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
D.Z表示生殖隔离,阻断了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种产生 |
如图,某种群自由交配,获得F1,F1自由交配获得F2,整个过程中没有自然选择以及基因突变等使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种群
A.F1和F2基因频率不同 |
B.F1和F2基因型频率不相同 |
C.整个过程没有发生进化 |
D.F1和F2纯合子比例不同 |
某地区男性中的红绿色盲占8%,若此地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下列有关该病在此地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女性色盲的概率为0.64% | B.女性携带者的概率14.72% |
C.男性携带者的概率为比女性多 | D.男性中正常的概率为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