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阅读(10分)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蟠在外喝酒,遇到将玉函等人,因店里的跑堂拿眼看琪官,薛蟠就来气。第二天又到店里喝酒,那跑堂的换酒慢了,薛蟠大骂,双方起了争执,薛蟠拿刀砍死了跑堂,被捉拿入狱。薛姨妈求贾赦找知县说情,又花银子打点。知县受贿徇情,薛蟠便没事了。 |
B.黛玉听到雪雁对紫鹃说起的宝玉订亲之事,伤心欲绝,病的奄奄一息,只求一死,后来又听到侍书对雪雁说老太太给宝玉定亲的对象是园子里的姑娘,要“亲上加亲”,黛玉以为宝玉定亲的对象必定是自己,病就奇迹般地好了。 |
C.司琪被逐出大观园后,终日啼哭。在外发了财的潘又安回来找司琪,为了试司琪的心,故作落魄相,司琪母亲不知实情,要将他打出门,司琪出面护潘,又遭母亲责骂,竟当场撞墙而死,潘又安买来棺材安葬司琪,就削发出家了。 |
D.宝玉成亲那日,黛玉白日已昏晕过去,只剩口里一丝气,晚间缓过来,李纨知是回光返照,黛玉睁开眼,向紫鹃交代了后事,而后探春也来了,众人正给她端水擦身子,突然听到她直身叫到:“宝玉,宝玉,你好……”,话未完就含恨离开人世了。 |
E贾母出殡时,留下了生病的凤姐看家,尤氏建议惜春也留下。夜间妙玉来陪惜春守夜,恰逢贼人到贾府抢劫,见到惜春房内绝色女尼,顿生歹念,但因包勇赶到,只得罢手。后来贼人又合计到栊翠庵掳走了妙玉。贾母等人要给生病的宝玉冲喜,娶宝钗为妻,是谁担心婚事不顺,会伤及三人?后来是谁想出什么计策应付?此计如何实施?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是谁的判词,她是怎么出家的?谁自荐去服侍她?
名著阅读。(共10分)下列关于《红楼梦》情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时值初春,在湘云的提议下,诗社议定将“海棠社”改作“桃花社”,黛玉为社主。复社后第一次填写柳絮词,湘云所作之诗最好。 |
B.宝玉因又看见晴雯补过的那件雀金裘生发物在人亡的伤感,便点了一炷香,填了一首《芙蓉女儿诔》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
C.贾母死后,鸳鸯万分悲痛,当天便以死殉主。贾政嗟叹后命贾琏买棺盛殓,随贾母葬,以全其心志。 |
D.凤姐患病,一时难以痊愈。王夫人便让李纨、探春一同照管园中事物,又请来宝钗帮忙,“托她各处小心”。 |
E.晴雯不小心害了伤风,嬷嬷请来的新太医胡乱给她开了些药,幸亏宝玉及时发现,重请太医才幸免于难。 探春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改革大观园?效果如何?(100字左右)
答:
下面各项有关名著片段的说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平静的水面被扰乱了,湖里起了大的响声,荡漾在静夜的空气中许久不散,接着水面上又发出了两三声哀叫,这叫声虽然很低,但是她凄惨的余音已经渗透了整个黑夜。不久,水面在经过剧烈的骚动之后恢复了平静.只是空气里还弥漫着哀叫的余音,好像整个的花园都在低声哭了.(《家》) ————这段话是对梅家小姐鸣凤在对与高家少爷觉慧的爱情感到绝望并决心自尽时的一段精彩描写。 |
B.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楼梦》)————本段对话中,黛玉提问,表现出了醋意酽酽;宝玉的回答表现出的是对两人爱情的信誓旦旦。 |
C.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三国演义》)————本段对话是“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一回中的高潮部分,既表现了曹操的张扬与自信,又表现了刘备的怯懦与无奈。 |
D.如果我的外甥女安东尼娅·基哈娜愿意结婚,她必须嫁给一个经查明对骑士小说一无所知的人;若查明此人读过骑士小说,而我的外甥女仍然愿意同他结婚,并且同他结了婚,我将收回我的成命,由我的遗嘱执行人将我的财产捐赠给慈善机构。(《堂吉诃德》)————从这段堂吉诃德所立的遗嘱的内容看,他对自己以前奉行的骑士精神表现出悔恨和懊恼。 |
E.“怎么,”伏盖太太插嘴道,“高老头把他的镀金餐具熔掉了?”“盖上有两只小鸽的是不是?”欧也纳问。“是呀。”“大概那是他心爱的东西,”欧也纳说,“他毁掉那只碗跟盘的时候,他哭了。我无意中看到的。”“那是他看做性命一般的呢,”寡妇回答。(《高老头》)——作者通过这段语言描写,从侧面表现了高老头被两个女儿压榨钱财后的窘境和痛苦。
名著阅读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阿Q正传》中的阿Q心中的革命就是“我要什么有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同时,阿Q也不许小D革命,由此可见,阿Q是旧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 |
B.“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出自林黛玉之手。“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香菱。 |
C.《天狗》中“我”所喊出的似是迷狂的语言,正是猛烈破坏旧事物的强烈表现。这种表现与“五四”时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完全合拍。 |
D.《家》通过以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为代表的青年叛逆者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 |
E.莎士比亚通过描写哈姆莱特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忧伤苦闷乃至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体现了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
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曹魏一方势力的兴亡过程。
《边城》在介绍翠翠的身世时,特别交代了翠翠母亲的故事。这一交代有何作用?
文学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
(1)、“不!我们两个都变了!”觉慧愤愤地说,“你有了你的爱情,我什么都失掉了。我们两个还可以分担什么呢?”他并不是故意说这样的话来伤害觉民的心,他不过随便发泄他的怒气。他觉得在他跟哥哥的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
“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件事的始末。
(2)、“当同样的一只小鞋重新找到/母亲就会伸出双臂将你拥抱”,这是写在一张羊皮纸上的谶语。请简述与这则谶语内容相关的故事。
文学名著填空题
(1)、“我是不是爱你,我终生的天使!”他半跪着叫道,“我的身体,我的血液,我的灵魂,一切都属于你,一切都为了你!我爱你,除了你我谁也没爱过。”文中的“他”是,“你”是。
(2)、五四运动发生了,新的思潮唤醒了高家长房长孙被忘记的青春,但他不如两个弟弟的思想进步,常被他们嘲笑为“”和“”。就是这两种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了起来,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种性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