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六朝如梦鸟空啼”中的“梦”“空”二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说出其中的妙处吗?(4分)
诗的第三、四两句,最为读者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作一点赏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拟古十二首》(其三)(唐)李白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
石火①无留光,还如世中人。即事②己如梦,后来我谁身。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注:①石火:石头打击冒出的星火。②即事:眼前、当下的事。诗的前四句是怎样体现出李白想象丰富,夸张豪放的写作风格的?(3分)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你如何理解“未若醉中真”一句中“真”字的涵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 |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
2. |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
(2013·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