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为我国某年四个地区人口普查及GDP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问题。
地 区 |
总人口 (万人) |
死亡率 (%) |
自然增长率(%)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① |
9613 |
0.638 |
0.603 |
6163.2 |
② |
1625 |
0.595 |
-0.054 |
5408.8 |
③ |
3837 |
0.721 |
1.075 |
1180.0 |
④ |
267 |
0.607 |
1.276 |
159.7 |
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
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
D.西部人口数量增加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
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A.人口增加的自然自然增长率都高 |
B.人口减少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低 |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
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
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
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
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耕地后备不足 | B.水资源浪费严重 |
C.人均土地面积少 | D.缺水问题突出 |
下图是我国重要的四条交通干线分布示意图。对四条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线路处于高原、丘陵,人口密度最小 |
B.③-④线路穿过高原、平原,聚落分布均匀 |
C.⑤-⑥线路穿越高原、山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 |
D.⑦-⑧线路穿过丘陵、平原,聚落密度较大 |
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黄河两岸,数十千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工业园区,拥挤着近千家企业,形成一条“工业长廊”。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能开发为主的工业地域 |
该区域的工业园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不包括( )
A.土地廉价 | B.能源资源丰富 |
C.劳动力素质高 | D.政策优势 |
近年来,乌海市以“蔬菜、葡萄”产业为主导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葡萄种植基地每年以4 000亩左右的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近2~5万亩,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B.气候干旱,降水少 |
C.地下水丰富,灌溉便利 |
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