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烧,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 )
2NH4ClO4(s)=N2(g) + 4H2O(g) + Cl2(g) + 2O2(g) △H<0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
|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
|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中只起氧化剂的作用 |
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③⑧是消去反应,其它所标明的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
| B.上述物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只有乙酸 |
| C.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与足量氧气反应时耗氧量相同 |
| D.1,2-二溴乙烷、乙烯、乙醇烃基上的氢被氯取代,其一氯取代产物都是一种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步改用碘酸钾加工碘盐 |
| B.维生素C的其中一种功效是能将Fe3+还原成 Fe2+,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有助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
| C.汽车尾气排放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一个原因,三元催化净化法的主要反应之一是2NO+2CO=N2+2CO2 |
| D.随着科技的发展,实现化石燃料高效清洁利用后,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 A |
向盛有1mL 0.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01mol·L-1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 0.01mol·L-1Na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
常温下, Ksp(AgCl)>Ksp(AgI) |
| B |
取少量 KClO3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
检验KClO3中的氯元素 |
| C |
向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 SO32- |
| D |
将混有Ca(OH)2杂质的Mg(OH)2样品,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 |
除去Mg(OH)2样品中的Ca(OH)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克Na2S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
| B.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2Cu2++2H2O 2Cu+O2↑+4H+ |
| C.常温时,浓度均为0.01mol/L的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 c(CO32-) +c(HCO3-)+c(H2CO3) =0.02mol/L |
| D.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7的溶液中:Fe3+、Mg2+、SO42-、Cl-能大量共存 |
| B.在甲、乙两烧杯的溶液中,共含有Cu2+、K+、H+、Cl-、CO32-、OH-六种离子。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含其中3种离子并呈蓝绿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含有的3种离子是K+、OH-、CO32- |
| C.在含有HCO3-、SO32-、S2-、CH3COO-四种阴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CH3COO-浓度变化最小 |
| D.常温下水电离出c(H+)×c(OH-)=10-20的溶液中:Na+、ClO-、S2-、NH4+不能大量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