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问题。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
A.橡胶种植北界 | 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C.30℃等温线 |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
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
A.不确定性 | B.差异性 | C.过渡性 | D.整体性 |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某旅游者想拍摄一张甲村的全景照,正确的拍摄地点和理由是
A.A点海拔较高,适宜远眺 | B.B点距离较近,身临其境 |
C.C点视线通透,俯视全村 | D.D点地形平坦,视野开阔 |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02~2014年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2014年 | B.2012年 |
C.2008年 | D.2006年 |
2007年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B.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产业转移 |
C.政策限制外来人口进入 |
D.房价升高,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
读下列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气压高于C处 | B.C处的降水范围远小于D处 |
C.A地风力小于B地 | D.B气温一般低于处D地 |
关于上图两天气系统与我国某地的天气现象,阐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夏季登陆的台风多与图甲所示天气系统有关 |
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与图乙天气系统有关 |
C.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多由图乙所示天气系统造成 |
D.图甲所示天气系统比图乙所示天气系统更易出现雷暴天气 |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图示传统民居建筑体现()
A.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 | B.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 |
C.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 D.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
当位于富士山顶正中那一瞬间,太阳就像一颗钻石光芒四照,在富士山的衬托下,美丽异常,这种美景被摄影爱好者们称之为“钻石富士”。阅读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各题。某摄影爱好者某日在甲地附近拍摄“钻石富士”奇观,该日最可能在()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春分日时,某摄影爱好者在乙湖附近期待拍摄到“钻石富士”奇观,则拍摄的地方时大
约是()
A.6:00 | B.9:00 |
C.11:00 | D.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