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7日,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提出了“加强防沙治沙,造福人民群众”的宣传主题,下列产业链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模式。读下图,完成问题。
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
| A.防风固沙 | B.吸烟滞尘 |
| C.保持水土 | D.净化空气 |
该造纸产业链条( )
| A.使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 |
| B.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
| 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 D.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
当地球、金星、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如果你错过了观测2012年6月6日上演的“金星凌日”,那就要等到下列问题。
图1所示信息不能说明金星
| A.公转轨道接近正圆 |
| B.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夹角较小 |
| C.公转周期较地球短 |
| D.公转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 |
图2所示四个观测点中,可以观测到图1所示“金星凌日”现象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与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甲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 A.褶皱弯曲 | B.外力侵蚀 | C.流水沉积 | D.断裂下陷 |
2012年底,全长1800余公里.连接中国、老挝、泰国,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的昆曼会路全线贯通。沿途地表崎岖、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图为昆曼公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影响昆曼公路线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A.气候 | B.地形 | C.地质 | D.资源 |
昆曼公路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意义有
| A.改变了人口与城市的分布 | B.促进了区域贸易的发展 |
| C.增强了地域文化的交流 | D.加快了两地间产业的转移 |
20世纪初.世界城市人口22亿.目前已达35亿。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到50亿。下图为目前全球城市人口和城市化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世界城市化地区分布特征有
| A.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
| B.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超过发展中国家 |
| C.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国家 |
| D.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发展中国家 |
发展中国家为了防止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
| A.调整行政区划,做大做强城市 |
| B.扩大用地规模,增加人口容量 |
| C.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
| D.营造绿色空间,改善环境质量 |
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关于甲、乙、丙、丁商品粮基地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甲地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 |
| 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水源不足 |
|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力低 |
| D.丁地光、热、水充足,旱涝灾害频发 |
图示粮食流通对西部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主要有
| A.缓解粮食生产压力,增加人口数量 |
| B.合理退耕还林还草,减轻生态压力 |
| C.确保工业原料供应,促进经济发展 |
| D.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利用资源 |
Q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
| A.河网稠密,地块小,土壤黏重 |
| B.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劳力严重流失 |
| C.城市化发展快,非农用地增多 |
| D.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箱面积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