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田纳西河的早期开发,由于发展炼铜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使植被遭到破坏。据此回答问题。
造成田纳西河流域植被破坏的原因不包括(  )

A.扩大耕地面积 B.修建水库
C.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D.矿山开采

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炼铜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

A.光化学污染 B.酸雨
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0年我国蝗灾严重,与之相联系的灾害是

A.旱灾 B.寒潮 C.台风 D.洪水

读下图“中国部分生物灾害局部分布图”图中A、B、C、D区域所代表的生物灾害依次是

A. 水稻螟虫;小麦锈病;棉铃虫;松毛虫
B. 飞蝗;水稻螟虫;小麦锈病;松毛虫
C. 棉铃虫;小麦锈病;水稻螟虫;松毛虫
D. 松毛虫;小麦锈病;水稻螟虫;棉铃虫

当我国东部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华北降雨,华南阴雨连绵,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B.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较旱
D.东北、华北降雨,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40-41题。

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从下图“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以读出的信息是

A.非季风区的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地区无旱灾发生
B.干旱频次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及水稻种植地区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