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新中国成立时起,国家就加快了对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步伐 |
B.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水运为主、公路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
C.山西省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也能提高经济效益 |
D.山西省从“九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
下图为我国某农业区位置示意图,回答17——18题。图中等值线为等降水量线,由此可知甲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 | B.光照 | C.水分 | D.地形 |
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是
①光照丰富、 ②降水充沛
③土壤肥沃 ④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近年来,山东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大棚中生产的蔬菜的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 | B.热量不足 |
C.日温差较小 | D.年温差较小 |
近些年山东蔬菜基地的蔬菜销售量和销售范围都在扩大,主要得益于
A.该地的蔬菜质量好、品种多 |
B.该地的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
C.该地生产蔬菜的自然条件优越 |
D.交通运输及保鲜、冷藏条件的改善 |
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13——14题。
表1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年份 |
种植面积(万hm2) |
总产量(万t) |
1979 |
18.0 |
896.0 |
1980 |
360.6 |
16 335.2 |
1999 |
1 335.0 |
40 513.5 |
2000 |
1 523.7 |
42 399.7 |
表2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区域 |
1 980年 |
1 999年 |
大城市郊区 |
70% |
20% |
其他农区 |
30% |
80% |
1979--2000年我国蔬菜
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 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一低一高的变化 |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 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
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 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 |
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 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
读“我国某城市自然河道路堤坝剖面图”,完成10—12题。据河流剖面可以判断图中城市最有可能是
A.乌鲁木齐 | B.攀枝花 | C.长沙 | D.济南 |
路堤结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
A.提高城市河道运输能力 | B.提高城市的防洪标准 |
C.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 D.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
确定堤坝和步道高度的主要依据是
A.年降水量 | B.雨季雨量 | C.河道流量 | D.河流水位 |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7——9题。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
B.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
C.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
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条件优势是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形成城市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主导因素是
A.运输距离 | B.运输质量 | C.运输速度 | D.运输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