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黑河一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黑河腾冲线
A.与我国季风区界线基本一致 |
B.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基本一致 |
C.附近集中了我国多数大城市 |
D.附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
该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
①西侧生态环境脆弱
②西侧人口迁出数量多
③东侧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灾害较少
④东侧经济较发达,促使人口集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读下图“中国2011年人口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上图说明我国2011年
A.城市化水平不足50% |
B.劳动力严重不足 |
C.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
D.老龄化问题严重 |
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万人。由2011年的人口增长状况可知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仍较高 |
B.人口出生率仍较高 |
C.环境承载力在下降 |
D.计划生育政策仍需坚持 |
下图中甲、乙、丙代表我国三省区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单位:亿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三省区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藏、晋、沪 | B.沪、藏、晋 | C.晋、沪、藏 | D.晋、藏、沪 |
关于三省区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的自然条件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
B.乙地的第三产业受益于发达的交通 |
C.丙地积极治理环境污染 |
D.三地均受益于西气东输工程 |
下图显示了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可判断
A.①②③曲线依次表示雪线、降水量、气温 |
B.多年平均雪线在南半球低纬地区最高 |
C.中纬地区雪线与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 |
D.高纬地区雪线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A.全球各地降水减少 | B.低纬度山地雪线下降 |
C.高纬度农业产量增加 | D.中纬度温度带北移 |
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
A.大气逆辐射 |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
读下图“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岛国均
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 B.临印度洋 |
C.全年多雨 | D.沿岸有暖流 |
与甲国东海岸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A.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 B.秘鲁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带 |
C.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 D.我国东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乙国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主要原因是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