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 ;Ⅱ-5的基因型为 。
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
③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
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 。
细胞中许多代谢活动都与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原生质层不包括甲细胞的结构(填标号)。
(2)发生乙、丁反应的膜状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丙图中的化学反应称为, ,破坏细胞核中__________(结构)会影响该过程的发生。
(4)若将该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中进行组织培养,所形成的丛芽细胞中,含3H标记的细胞器有(填代号)。
(5)夏季白天甲图中的细胞能进行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的________。
①光合作用②细胞呼吸③细胞增殖④信息交流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的碳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大气中CO2的来源除图中所示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
(3)群落中4种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4)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各生物种群的数量均接近_______________值。若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其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为因素导致图中_______________的大量减少,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图中甲~丙表示结构,a~e表示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指____________。若乙代表胰岛A细胞,则激素①是_______________,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①的合成与分泌,这种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若激素②是甲状腺激素,则a是_______________。激素②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a和b的分泌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激素②与受体结合的复合物,通过调控靶基因的_______________过程而发挥效应。
(4)生物体稳态的维持除图中所示的调节方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调节。
金鱼是由灰色野生鲫鱼经人工选育的一种常见观赏鱼。
I.金鱼的体色与体内黑色色素细胞、橙黄色色素细胞和淡蓝色反光组织的组合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金鱼的体色受4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4对基因隐性纯合时,金鱼体色表现为紫色。育种人员用紫色金鱼和灰色野生鲫鱼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
A组:紫色金鱼雌雄交配,后代均为紫色个体;
B组:紫色金鱼与野生鲫鱼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代均为灰色(非紫色)个体;
C组:用B组中的F1与紫色金鱼杂交,统计后代中灰色(非紫色)个体为2867个,紫色个体为189个,比例约为15∶1。
(1)B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B组实验所得F1自交,后代为紫色金鱼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
(3)若C组的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说明这4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
II.一条雌性金鱼的眼型表现为异型眼(甲),甲与双亲及周围其他个体的眼型都不同。让甲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统计发现F1表现型及比例为异型眼雌∶异型眼雄∶正常眼雌∶正常眼雄=1∶1∶1∶1。
(4)若该眼型由核内显性基因E控制,则该变异来源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5)甲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结果说明异型眼金鱼为__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但无法确定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6)请利用甲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得到的后代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该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表示十字花科植物A的CO2同化过程。图乙和图丙表示景天科植物B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A细胞内CO2同化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
(2)植物B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植物B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在上午10∶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植物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基本不变)。
(4)植物B气孔开闭的特点是与其生存的干旱环境相适应,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5)以植物A作为实验材料,在暗室内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____________(物质)的变化量。
②打开白炽灯,将其光强缓慢调大,液滴将向____________侧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