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山东省宁津县某中学九(1)班的同学利用双休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他们通过访谈、上网查阅等方法,获取资料,并通过讨论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发布在校园网上。下面是部分调查资料(截至2010年末):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6亿元,增长13.9%。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增长43.2%,全县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明显加快、效益明显向好、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预计调整为13.2:55.7:31.1。农业基础更加坚实,工业经济发展强劲,服务业发展繁荣活跃。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高标准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乡镇驻地规划和农村社区规划,县城城区面积达到13.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5.8%。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南融北接”,深入开展对外开放,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家具文化节,参与筹办了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全年共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6个,其中过亿元的39个,过10亿元的3个。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补贴9100多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94元,分别增长12.9%和15.4%。
(1)为了活跃调查气氛、提高影响力,鑫磊同学为调查活动设计了一个横幅:“宁津人民齐努力,全面建设奔小康”。你也来设计一个吧!
(2)结合所学知识和对宁津县的调查,谈谈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建设小康社会。
(3)请结合当地实际,为当地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两条合理化建设。
观察漫画,思考下列问题:
(1)漫画《“例”行节约》中的人物的行为与我国提倡的什么精神相违背?
(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这种精神?请谈谈你的认识。
(3)作为未来的建设者,青少年应怎样以实际行动来发扬这一精神?
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代表了全人类在封建时代所达到的水平,曾经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1)以下是中国古代社会科技文化成就的分类列举,请根据你对分类内容的分析,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至少2项,4分)。
A印刷术、指南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都江堰、赵州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国丝绸、中国铁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论语》、《孙子兵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祖冲之、张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李白、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填写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受?
当今人类面临着三大全球性的问题。哥本哈根会议被世人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低碳生活”已成为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能量、低消费、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据统计,夏季空调调高2度,每年可减排900千克 的二氧化碳;每少用一个塑料袋,可减排0.1克的二氧化碳。
(1)当今人类面临哪三大全球性的问题?
(2)针对这三大问题,我国分别实施哪些基本国策?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 并列举2例说明。(2分)
材料一:2011年9月20日全国迎来了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全国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暨“文明城市·你我共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并审议通过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物权法》等多部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什么治国方略?实施这些治国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的治国方略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我们普通公民有什么样的要求?
漫画“新司马光砸缸”,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男孩为什么会落入“缸”中?
(2)砸缸的“司马光”是谁?实生活中保护小男孩的专门法律有哪些?
(3)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类似的“缸”?
(4)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落入“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