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山东省宁津县某中学九(1)班的同学利用双休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他们通过访谈、上网查阅等方法,获取资料,并通过讨论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发布在校园网上。下面是部分调查资料(截至2010年末):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6亿元,增长13.9%。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增长43.2%,全县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明显加快、效益明显向好、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预计调整为13.2:55.7:31.1。农业基础更加坚实,工业经济发展强劲,服务业发展繁荣活跃。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高标准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乡镇驻地规划和农村社区规划,县城城区面积达到13.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5.8%。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南融北接”,深入开展对外开放,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家具文化节,参与筹办了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全年共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6个,其中过亿元的39个,过10亿元的3个。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补贴9100多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94元,分别增长12.9%和15.4%。
(1)为了活跃调查气氛、提高影响力,鑫磊同学为调查活动设计了一个横幅:“宁津人民齐努力,全面建设奔小康”。你也来设计一个吧!
(2)结合所学知识和对宁津县的调查,谈谈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建设小康社会。
(3)请结合当地实际,为当地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两条合理化建设。
青少年的生活是美好的,国家和社会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护。但是生活中也有阴影,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生活在线】
  2014年我省调整完善了省对县、县对乡镇的财政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与乡镇脱钩,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先后实施了“校校通”工程(为每所农村学校新建网络教室)、“四项配套”工程(图书、实验仪器、体育和艺术教育器材配套)、“龙芯”电脑推广应用工程、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护? 
 (2)“特别的你”能从材料中感受到自己的哪些权利得到了保障?
 【学会自护】
 (3)下边图框中有一项做法欠妥,请找出并 说明理由。
 (4)生活中难免会有意外。当你遇到下图情境时,你的有效对策是什么?(要求:至少说出两种有效对策,且不得雷同。)
材料一:明明非常关注每年全国的“两会”,在今年的“两会”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受到代表委员热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家风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影响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家风在我们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早已积淀为一种带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精神追求。明明的爸妈就常教育他不能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啃老”的思想;教育他“要做一个勤奋踏实的人”、“别人有困难能够见义勇为”;在生活中要“注重节约,不要浪费”,等等。
 材料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阅读材料三漫画,请你分别指出四幅漫画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个方面内容。
 (2)请你简要概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在生活中,优良的家风孕育和传承着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
以下是中央电视台“2014年感动中国”获得者于敏事迹介绍。
 对于业界公认的“中国氢弹之父”这一美誉,于敏本人并不乐意承受:氢弹研究“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从零开始,面对一个个困难与挫折,从未放弃,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自主研发,不断创新,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2015年1月9日,摘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桂冠。他已经习惯隐匿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这既是他的淡然,更是他的超然。感动中国,感到你我,从于敏老人的言行中,你获得哪些精神食粮?并简要阐述。
 示例:团结合作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于四大发明发祥地的古老国家,曾经的辉煌令人自豪;对于一个饱尝落后挨打而行进在复兴之路的伟大民族,历史的坎坷给人启示。科技进步,以神奇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改变民族命运。今年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周年,对此,某校九年级学生将制作一期专题展板,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正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共圆各族人民梦想。
 【全面建成小康】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什么是全面?“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1)党和政府要达成上述论断中“全面”的要求,应做出怎样的努力?
 【全面深化改革】 “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2)我国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2014年12月4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当天,育才中学组织开展了宪法晨读活动,利用晨读时间,选择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适当章节、条款,组织学生进行了集体朗读。
 (3)你认为该校组织开展宪法晨读活动有这个必要吗?请说明理由。
 【全面从严治党】2014年,我们党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坚决查处党内存在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到以严的态度、严的措施狠抓惩治“四风”问题;从努力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到巡视利剑高悬、形成持续震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4)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之举,让你对党有了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