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如图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出一些计算打N点时纸带下落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T为打点周期)( )
A.vN=![]() |
B.vN=![]() |
C.vN2略小于2gdn | D.vN2略大于2gdn |
Ⅱ、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
④改变 ,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
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
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
比”这一规律。
某实验室可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轻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中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包括拉力传感器)的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靠右方的C位置,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重复②的操作。
(2)下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对小车所作的功。表格中的△E3=,W3=。(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分析下表,在误差范围内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造成误差的原因。
数据记录表
次数 |
M/kg |
![]() |
△E/J |
F/N |
W/J |
1 |
0.500 |
0.760 |
0.190 |
0.400 |
0.200 |
2 |
0.500 |
1.65 |
0.413 |
0.840 |
0.420 |
3 |
0.500 |
2.40 |
△E1 |
1.220 |
W3 |
4 |
1.000 |
2.40 |
1.20 |
2.420 |
1.21 |
5 |
1.000 |
2.84 |
1.42 |
2.860 |
1.43 |
几位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示为某同学开始实验时的情形,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①;
②。
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某同学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
抛出点的高度(m) |
水平初速度(m/s) |
水平射程(m) |
1 |
0.20 |
2.0 |
0.40 |
2 |
0.20 |
3.0 |
0.60 |
3 |
0.20 |
4.0 |
0.80 |
4 |
0.45 |
2.0 |
0.60 |
5 |
0.45 |
4.0 |
1.20 |
6 |
0.80 |
2.0 |
0.80 |
①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②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在《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有一位同学根据所学光学知识采用另一种方法测定了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折射率。该同学的具体做法是:先在白纸上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MN和QO,交点为O,再以O为圆心画一玻璃砖相同的半圆;将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使其与所画的半圆重合,在玻璃砖外的QO上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缓慢让玻璃砖绕O点顺时针转动,并且在直径AB这一侧不断观察,当玻璃砖转动到一定的位置时,突然发现在这一侧任何位置都看不到P1和P2的像,记下这时玻璃砖的位置,如图所示,然后移去玻璃砖。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及符号是。(并请在图中标出)
(2)计算折射率的表达式为。(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为884.3 mm,再用20等分的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则可知单摆的摆长为mm;然后用秒表记录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问如图乙所示,根据川示,则可知单摆的周期为s。
(2)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则无法确定重心位置。自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他不需测量摆球的半径而求出了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其具体作法如下:第一次量得悬线长为L1,测得摆球振动自周期为T1;第二次改变摆线长度,量得悬线长为L2,测得振动周期为T2,由此则可摊得重力加速度g =____(用所测的物理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