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上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这段材料生动的反映了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请回答:
(1):这一材料反映了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的一个什么重要变化?
(2):这个变化对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下图)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2011年12月重点推出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南海油气资源被周边国家疯狂盗采,大片蓝色国土正被邻国蚕食……该片通过回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海洋之路,重申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对于促使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崛起,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随着中国航母的首次试航,我们构建“海洋强国”的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
请回答:
(1)明朝时期,在我国航海事业上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为了加强我国的东南海防做了哪些努力?结局如何?你认为造成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我们南海海域时常遭到周边一些国家的侵扰。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强我国的南海海防?
(1)郑和七次出使西洋的起止时间。
(2)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和最远到达的地点。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4)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历史中感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谛。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第一、第二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分别带入了什么新的时代?
(2)“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两个)
步骤二:回顾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关系
(3)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而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英国用他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4)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0世纪初,《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请问该条约中什么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我国为了跟踪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发展高新技术,制定了“863计划”。实施这个计划后,我国取得了很多成就,请举出一例。
步骤三:反思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6)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史上一个重要会议的召开,往往会改变一段历史的发展进程、会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也许还会……
【抗争之会】
材料一: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日、中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条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之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1)条约中提出的机会均等原则对中国有何影响?
【臭名昭著之会】
材料二: “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 ……自1938年10月1日起,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
(2)根据材料说说这是什么会议?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团结之会】
材料三:1942年1月,美英中苏等26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宣言。《宣言》指出:“(一)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3)本次会议之后,建立了一个什么组织来共同抵御法西斯的侵略?
【建交之会】
材料四: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中美两国政府于2月27召开会议并签署《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并于28日发表。
(4)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发动了一场什么战争企图把新生的中国政权扼杀在摇篮当中?1972年中美在上海召开会议并签署《联合公报》又有何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方面向西藏进军,一方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中央政府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
材料二: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1951年到北京谈判的西藏首席代表是谁?西藏是通过什么方式解放的?他的解放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哪一年?是哪一机构通过的?
(3)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什么特点?
(4)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什么?它的贯彻与实施具有怎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