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所给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时间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①为晨线和昏线的交点并向北移,P1、P2、P3、P4中有一条是正确的晨线或昏线。此刻北京时间是14:40。长沙市下一次与该日昼长相等的日期大约是

A.6月2日前后 B.7月12日前后
C.12月2日前后 D.1月12日前后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③——工业产值比重
D.④——农业产值比重

位于巫溪县的大宁河上游红池坝高山草场原始森林内,有一些洞口的海拔为2200米,洞口朝东,呈三角形,洞底比洞口低,倾角30度,因“冬春冰融,夏季结冰”,故称夏冰洞,堪称世界洞穴奇观。完成以下问题。

夏冰洞所在的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A.喀斯特地貌 B.风积地貌
C.风蚀地貌 D.冰川侵蚀地貌

夏冰洞的“冬春冰融,夏季结冰”现象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地下水提供水源,受地势影响形成
B.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带来大量水汽,因洞内外的温差而结冰
C.冬季地下水少,大陆性气团影响,冰雪消融
D.冬季地热能提供大量热量使冰融化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地点
A
B
C
海拔(米)
250
500
300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
321
3
312


该区域可能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是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关于该小组勘探的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的河流在冬季水位较低且结冰
B.该地区的秋季可以看到成熟的柑橘,是当地典型的自然带
C.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全国最丰富
D.该地区春季回温,小麦返青,缺水最严重

下图为世界一些大河河口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下面的柱状图分别表示一年中四个季度河流的流量,则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①—a ②—d ③—c ④—b B.①—a ②—b ③—c ④—d
C.①—b ②—a ③—d ④—c D.①—d ②—b ③—c ④—a

四个地区主要农产品及农业地域类型是

A.小麦羊毛—混合农业,水稻—水稻种植业,天然橡胶—迁移农业,水稻—水稻种植业
B.玉米—商品谷物农业,茶叶—种植园农业,水稻—水稻种植业,剑麻—种植园农业
C.天然橡胶—迁移农业,水稻—水稻种植业,基塘农业—混合农业,牛—大牧场放牧业
D.水稻—水稻种植业,水稻—水稻种植业,小麦—商品谷物农业,牛—大牧场放牧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