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

(1)图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    (填写字母),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       
(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    (填写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        工程,由B、C、D、R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           工程。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选择填空)。
A.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B.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
C.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3) 此图反映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                       。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整体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山东中部某县实施“外迁内聚”工程,“外迁”是指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内聚”是指人口向县内中心镇、中心村聚集。大量农民外出,农村土地以出租、转包等形式集中起来,承包给继续从事农业的农民(或业主)。如今,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不包括外出劳务收入)非农产业收入占到了45.4%,比2000年提高了30.6个百分点;山区发展果蔬生产,果蔬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上图表示该县某个中心镇的用地构成方案图,下表为国家颁布的城市主要建设用地构成比例标准表。

类别名称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
居住用地
25~40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5~8
工业用地
15~30
交通设施用地
10~30
绿地
10~15

(1)该镇的用地构成方案中符合国家用地标准的是方案________。与方案三相比,方案二容易给城市带来哪些问题?(8分)
(2)分析“外迁内聚”工程对该县的积极影响。(1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2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1996~2007年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及均价。

材料三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但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进行低层次的加工,附加值低。
(1)说明A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8分)
(2)说出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和铁矿石进口贸易的特点。(8分)
(3)判断我国加工工业的特点,并为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地位的状况提出解决措施。(8分)
(4)分析E地所在国向D地所在国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类型及给D地所在国带来的影响。(8分)

图甲、图乙分别为西藏自治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示意图、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分别说出西藏年太阳辐射总最、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总体特点。(8分)
(2)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影响西藏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在GIS数据库中,他们需要调用哪些方面的专题图层?在课题研究中,他们发现西藏太阳能利用还不充分,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18分)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以下问题。(30分)
材料一 非洲部分地区水系和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拉各斯( lagos)是尼日利亚旧都和最大港口。现为西非第一大城市。也是尼日利亚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尼日利亚80%的商贸活动集中在拉各斯。
(1)描述尼日利亚的地理位置。(6分)
(2)比较图中河流的A河段与B河段沿岸地区地形起伏的差异,并根据图中信息说出判断依据有哪些。(16分)
材料三 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
(3)利用图和材料信息,分析拉各斯成为尼日利亚最大物流中心的区位因素。(8分)

我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28分)
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5 ℃。到某一高度后,空气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8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
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A.________;B.________。(10分)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10分)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