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德班召开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同,各方在如何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上分歧严重。经过艰难谈判,各方勉强同意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德班会议的启示是
A.竞争与冲突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
B.处理国与国的关系的出发点是共同利益 |
C.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各自确定排放标准 |
D.应求同存异, 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下图描述的是2010年1~6月某商品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
B.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 |
C.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
D.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
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的现象正悄然兴起。这说明( )
①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是互补商品
②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是互为替代商品
③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两种商品需求量都减少
④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会增加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电子产品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供求关系影响 |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 C.市场竞争激烈 | D.进口关税下调 |
近年来,我国食用油价格上涨过快。为了平抑价格,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食用油需求 | B.规定食用油的价格 |
C.减少食用油的生产 | D.增加食用油的生产 |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中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供求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有调节作用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