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示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某动物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可能是 ( )
A.A位于①上,a则可能位于⑤上 |
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
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①和③上 |
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 |
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林窗),这时往往最先进入该区的是杨树、白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后动物类群也会有所改变 |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
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保持不变 |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 |
下列操作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的是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
B.标志重捕法:标记物易脱落 |
C.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 |
D.丰富度调查:不统计不认识的物种 |
如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t2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 |
B.t2、t4时,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分别达到最大 |
C.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
D.影响乙种群在t4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等 |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 |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